【走进区域看发展·中国式现代化的京津冀实践】“一年少跑3万公里”
8月23日上午十点,位于北京通州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,刚开门
(相关资料图)
8月23日上午十点,位于北京通州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,刚开门一个小时,就迎来了不少前来办理业务的居民。
“我们公司计划在河北廊坊大厂开一家分公司,委托我来办理手续。”在一台智能终端前,刚刚办理完公司设立登记的刘先生告诉记者,他大概20分钟就完成了异地线上办理,“不用‘两头跑’,真的很便捷!”
“跨省通办”,让办事人在这里就能办理河北、天津的业务,在河北、天津的大厅也能办理北京的事项。这让三地居民感受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便利。
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智能终端服务区的工作人员说,每天前来咨询、办事的人很多,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这种智能终端服务,特别是年轻人。
北京市通州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发展科副科长肖黎明介绍,北京城市副中心与天津、河北政务服务建立了“跨省通办”线上互动和联动办理机制,目前已实现北京市36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、262项便民服务事项,河北555项、天津501项政务服务事项异地跨区域办理。
“自‘跨省通办’工作开展以来,河北、天津的企业群众已通过北京城市副中心‘云窗口’系统和智能自助终端办理‘跨省通办’事项1.2万余件,查询打印便民服务事项3万余人次。”肖黎明说。
其中,北京市“小客车指标账号信息变更”业务原需要办事者本人持身份证到现场办理,后来通过设立在北三县的政务服务大厅“跨省通办”窗口就能办理该项业务。据介绍,去年一年内共为办事人减少跑动3万余公里,节省办事时间700余小时。
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向前推进,“跨省通办”清单里的事项越来越多。未来,通办事项还将扩大到哪些范围?
肖黎明介绍,下一步,北京城市副中心将进一步深化与天津、河北地区政务服务合作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,聚焦生产要素自由流动、企业跨地区生产经营、产业链供应链协同,以及教育、就业、社保、医疗、养老、婚育、出行等与企业群众密切相关的异地办事需求,持续扩大通办事项范围,进一步促进三地政务服务同质、同效、同标。(中国经济网记者马常艳)
标签:
8月23日上午十点,位于北京通州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,刚开门
桑德兰证实帕特里克·罗伯茨腿筋轻微拉伤。这位26岁的球员本赛季已经首
证券时报e公司讯,汇顶科技(603160)8月24日晚间发布半年报,上半年实现
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,一种全新的模拟芯片正在改变我们对计
近日,陆军工程大学野战工程学院组织大三学员奔赴东南沿海一线部队,完
2023年黑龙江公积金缴存基数及比例是多少?下面随社保网小编一起了解一
近日,2023年7月份乘用车销量数据出炉,众车网行业监测数据表明:卡罗
1、比较快速的减肥瘦身的方法就是使用药物辅助减肥瘦身,现在瘦身减肥的
08月23日,元力股份被深股通减持万股,最新持股量为万股,占公司A股总
导读1、最后证明,她跟她父亲不同,是完完全全的一个好人。2、她没有后